源码

首页 » 归档 » 源码 » 我答编程为什么不用中文?:中文API的意义和探索

我答编程为什么不用中文?:中文API的意义和探索

原问题的题目比较宽泛,先引用原问题的描述:

不要说什么中文难打,难记,难读之类的荒谬话语。

也不要说关键字只有几十个。我一点不觉得那些for,if,+,=有什么价值。阅读代码的时候我希望尽量不要看到哪怕一个运算符和关键字,尽量全封装起来才好。(愿世界再没有长段代码块)

编程百分之九十九的工作是面向API编程。

而java的标准库接近上千吧,安卓的api有几千?ssm框架呢。dom和相关vue,react框架呢。CSS的几十个属性,上百属性值也不那么容易理解吧。底层开发人员还要大量用系统调用和内核api呢,这也是大坑。其他三方库,开源项目的api不用说了。

这些类名,方法名,属性名,常量名的记忆要多久呢?不记忆查询的话消耗的中间成本是多少呢?那些错误提示,那些看原版资料的时间,那些上谷歌,stackoverflow的成本怎么算呢。

在公司工作的时候,api的设计和阅读是否是痛点之一呢? 为了几十万行的程序要分多少层,多少模块,要设计多少个类,多少属性,多少变量常量,多少对象名,多少css类名。为此写多少文档,多少注释,死多少脑细胞?

在工程化,标准化,框架化的现代,在越来越重视软件工程规范,分层,封装,模块化的现代。在代码几十万上百万行的现代。在越来越讲究代码可读性,讲究代码自解释的现代。

中文化真的没意义吗?

我的回答如下:

很高兴看到针对API和可读性的问题,也是中文编程相关话题中相对较少讨论的部分。

毫无疑问,在中文是唯一官方语言的地区,在编程中更多地使用中文是必然趋势。

标识符母语化可以提高代码可维护性,详见:《对在代码中使用中文命名的质疑与回应》。如题主所言,业界对代码可读性意义的认识提高是中文编程的一个助力。详见《中文编程兴起的必然性》。

API是标识符中的重要部分,但也是一个短板,亟需补上。个人认为,随着自定义标识符使用中文的逐渐推广,API中文化也会逐渐推进,从专业领域到通用领域是比较可能的方向。

中文编程专栏之前有过一些探索。比如将英文API汉化后的对比:《用中文命名API的意义和途径》

英文版:

(0)

本文由 投稿者 创作,文章地址:https://blog.isoyu.com/archives/wodabianchengweishenmebuyongzhongwenzhongwenapideyiyihetansuo.html
采用知识共享署名4.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除注明转载/出处外,均为本站原创或翻译,转载前请务必署名。最后编辑时间为:8 月 14, 2019 at 12:52 上午

热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