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码

其实你每天都在做大量的伪工作

image.png

你是否每天都已经在加班,但还是感觉自己一天下来没有任何收获,你是否都已经996了,但一段时间下来感觉自己还是没有任何成长,如果是,原因可能是因为你每天做了大量的伪工作,我们要杜绝伪工作,从而学会和实践深度工作。


“肤浅工作”的泥潭


当我的角色刚刚从技术架构转为技术管理后,日程表上便充斥着各种会议,沟通和评审。有时候甚至在某些阶段,可以从早上九点到晚上十点不停的参加各种会议,或者连续的花几小时和不同角色的人进行沟通。


在一开始的兴奋期结束后,自己在持续的这种工作模式中却逐渐感到乏味和沮丧。


我没法确信的评价自己每天到底有什么样的产出,起到了多么重要的作用,甚至无法感受到自己在这种过程中的成长。


相反的是很多冗长的会议其实并和我负责的工作并无多大关联;而在各种沟通中,我所能收集到的也往往是抱怨、人际矛盾、公司问题等满满的负能量,这也是造成自己心态沮丧的原因之一;其余的碎片时间,我也心神不宁,经常性的回复一些邮件和即时通讯消息,而一些重要和复杂的的事情,很多时候只能委托他人进行。


表面上看起来我像其他基层技术管理者一样,保持非常忙碌的状态,但是忙碌能代表生产力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image.png

在当下的社会,并不是像工业社会那样,单纯的提高单位时间的产出就能提高生产力了,很多时候生产力的提高来自于创新的模式和解决一些根本性的艰难的问题。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我们进行“深度工作”,也就是《深度工作》这本书所要说明的内容,大概讲了下面十个主要内容:


  1. 深度工作会让你变成精英;
  2. 复杂的工作必须靠深度工作来完成;
  3. 把深度工作当成一种习惯;
  4. 拒绝无效社交和肤浅工作;
  5. 随时进入深度工作的状态;
  6. 为自己创造一个小型的“避难所”;
  7. 先要明确自己工作的目标;
  8. 找到控制进程的方法;
  9. 练习冥想,锻炼记忆力;
  10. 为自己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而结合自身,每天自己几乎花费所有精力完成的工作,例如“收发邮件”“回复即时通讯工具”“开会”“沟通”“评审”等等,无一例外的属于“肤浅工作”的范畴,而被这些“肤浅工作”所割裂开的大量碎片时间,自己也无法进行有效的利用。

从神经学角度来看,靠肤浅事物度过的一天很可能是枯燥、令人沮丧的一天,即使抓住你注意力的肤浅事物看似无害甚至有趣。但是 “高质量的工作产出 = 时间 * 专注度”,人类只有在深度沉浸于某项挑战时才是最好的自己

结合《深度工作》中介绍的一些方法,我逐渐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模式进行了一些变革。

融入自然的晨跑“冥想”之旅


每周天气不错的时候,自己都会早早来到公司进行几公里的晨跑。一开始自己选择围绕公司的马路,但是早晨周边的路上经常奔驰着各色机动车,人行道上也满满的是上班的人群,在这种环境下很难专注于跑步,也似乎更容易疲惫。

后来我发现不远处就有一个湿地公园,那里的道路非常僻静,周围也满满是各种绿植,充满自然景致。这种环境下,除了跑步本身外几乎没有其他的干扰,也能融入到环境中充分感受到自然的气息。

在我慢慢可以轻松掌控跑步的呼吸节奏后,早上就可以在这种跑步过程中享受一次冥想之旅。当前的工作内容都可以在这段时间内在大脑中进行梳理,所以自己慢慢就能充分的利用这半个多小时的完全无打扰的时间进行一些深度的思考了。

当然很多时候冥想之旅并不能得到复杂技术问题的答案,大部分时候只是将若干琐碎的事情在大脑里进行梳理和关联,找到一些规律和要害,为接下来一天的工作定义一些要点事项。

上午保持深度两小时


在每天9点到10点基本上是研发早会和敏捷站会时间,在早会收集了上级的一些指示和布署,以及在站会中快速处理自身团队的一些问题后,10点之后就要让自己进入“深度工作”的状态了。

在这段时间内,主要是自己处理一些技术难题,方案设计,汇报材料,团队发展等等需要仔细深入思考才能完成的工作。但是一开始会发现,真正长时间的进入“深度工作”模式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

首先为了让自己不受例行工作的打扰,在日常安排会议的时候,除非特被紧急的,都不会放在此时间段。而就算没有会议打扰,一开始自己也会因为“社交工具依赖症”受到很大影响,总是时不时的看一下弹出的邮件或者蹦出的消息,而一旦是需要自己查看或者回复的内容,又将花费很多时间处理这些事物,将自己的节奏彻底打乱从而继续“肤浅状态”。

而每次再从肤浅状态切换到深度状态都非常艰难,基本一两次循环之后,一上午的时间基本就被耗尽了。

但是仔细分析下这些邮件或者即时通讯消息,很多时候并不是需要立刻马上得到回复的,也不是必须当前处理否则就造成很大影响的,而我相信如果真的有了非常紧急的事项,电话沟通才是最快捷的手段。

所以为了排除这种“干扰”,在要进入深度工作状态的时候,会将邮件或者即时通讯工具静音或者关闭。一开始确实是非常不适应,每工作一会,总不自觉的要去查看邮件或者通讯工具,但是每到这个关头强迫自己把鼠标移开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渐渐不再那么“强迫症”似的去关注这些电子工具。

排除了会议和即时通讯这些干扰后,慢慢的自己能在10点到12点在段时间内保持一到两个小时段深度工作状态了。

image.png

下午集中处理肤浅工作


一般每天下午两点到六点间,都会有一两个会议,或者沟通工作需要进行。虽然这些似乎都是一些“肤浅工作”,但是我们也可以认真的安排和对待以便有真正的产出并提高效率。

  • 会议
    首先对于一些无关的会议作出判断后可以say no或者不去参加(依然要相信真的有紧急的事情肯定会来电话),这样大概能有20%~30%的会议直接就可以去除了。


    另外针对自己可以把控的会议,首先要明确会议的目的和所要产出的内容,事先先要判断准备工作是否以及具备,例如一些方案的设计和依赖方,这样其实很多时候会发现预约的会议其实并不具备能够有效产出的条件,所以这时候可以终止预约会议,待依赖项解除后再安排进行。


    最后在会议进行过程中要时刻想着这次要解决的问题和得到的结论是什么不要随意的发散,如果遇到一时无法确定的问题,可以记录下来变成待完成项并及时终止会议,安排下次再进行。


  • 沟通
    对于技术管理工作,也要经常和组内人员或者合作方进行沟通。特别是和组内成员沟通时,一开始为了建立信任关系总是花费大量的时间聊天沟通。但是后来发现这样的形式非常低效也并不能解决问题。


    人们来工作的主要目的其实还是为了获得成长和回报的。所以在每次沟通前先想清楚要解决的问题和采取的策略,除非解决的是情绪问题,其他时候基本上也采取单刀直入的方式,抛出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得到或者被提供改进项,只要达成共识就可以及时终止沟通了。


    这样一般的人员沟通都可以在30分钟内结束,后期也可以继续跟进其发展,看问题是否真正得到改善和解决,以对自己的处理方式和策略得到反馈评价,积累经验或者得到改进项。


这样就算是有很多的“肤浅工作”需要处理,但是幸运的话通过合理安排还是有可能获得两小时的“深度工作”时间的。

戒除“网瘾”


在傍晚到晚上的时间,其实对于我来说已经很难再集中精力进行一些艰苦的工作了。所以这个时候除了休息外,有精力可以总结下一天的得失,进行一些人员沟通,或者阅读一些技术文章和书籍之类的。

而关于这段时间的应用,为了排除电子网络工具的干扰,自己把“抖音”“头条”这种充斥着让人成瘾的信息源全部卸载掉。关于资讯的获得,可以使用“华尔街助手”“36ke”“零售老板内参”这种有质量的媒介。当然最后自己还是留下了“王者荣耀”,不然生活未免太过于枯燥。

学会休息和及时终止也是深度工作的基础


从科学角度讲,一个普通人一开始一天只能进行一个小时的“深度工作”,而少数精英一天最多也就进行四个小时的“深度工作”,一天进行长达四小时的深度工作要经过长期的训练和调整才能达到的。

所以不要抱怨自己的精力似乎不够或者感到疲惫,人的集中力是相当有限的。当感到一天的力量已经被耗尽后,一定要及时进行休息和恢复,从而保障第二天能满血复活。

当然有时候一项未完成的工作或者没有解决的难题会让人心神不宁,无法放心休息,这时候就要给自己定个界限,告诉自己今天这件事达到的目标和进展记录下来,未接下来的工作做好准备,从而能够让自己抛开这些事情放心进行高质量的休息。

其实在实践中我们也会发现,当我们长时间纠缠于一些问题无法获得解决时,通过好好的休息调整,反而能快速的找到处理方法并解决。

为团队创造“深度工作”的环境


  • 保持办公区的安静,尽量不要在办公区进行娱乐活动,讨论问题也找到隔音封闭的环境进行
  • 合理的安排会议。减少会议数量,提高会议准备质量,减少无关参与人员明确会议产出内容,同样也适用于团队管理
  • 可以轮流进行“肤浅工作”,可以将on call这类“肤浅工作”周期性集中到不同人身上,让大部分人能有深度工作的基础
  • 作为上级克制委派临时性任务的冲动。合理的安排任务,不要临时性的委派任务给团队,要做到有计划性和规律性,以免打乱团队节奏


尝试深度工作的效果


经过一系列调整,虽然还在慢慢改善远未达到最佳理想状态,但是慢慢的自己也能每天至少有一到两个小时进行“深度工作”了。而“深度工作”往往会产生高质量的思考和进步,也能有具体的产出。

在这个类似“心流活动”的过程中,自己也能逐渐得到享受,这样专注于工作思考和产出的享受,其实比耗费大量努力的休闲享受更为有效,是治愈自己沮丧和消沉的真正良药,也让自己每天感到更加的充实和轻松。


注 本文所用图片均来自网络

(0)

本文由 投稿者 创作,文章地址:https://blog.isoyu.com/archives/qishinimeitiandouzaizuodaliangdeweigongzuo.html
采用知识共享署名4.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除注明转载/出处外,均为本站原创或翻译,转载前请务必署名。最后编辑时间为:9 月 5, 2019 at 09:20 下午

热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