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码

简单易懂Markdown工具篇

引言

刚刚又搜索了一下引言是什么意思,指论文的开场白,或者称之为前言。用来引导阅读兴趣,介绍相关背景,那我们就按这个讲一讲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有一个舒服的写作环境,我顶风作案买了桌子,台灯...此处不再详谈,只是回忆起那狂风暴雨,现在仍心有余悸。当然这些还不是最主要的器,一款好的Markdown编辑软件才是真正的利器。

Markdown是什么,本不需要介绍,因为大家基本都知道。但是即便是介绍也就一句话的事,提一提也无妨,突然发现我好啰嗦。简单来说就是使用一些指定的符号对文章进行排版。用法当然也不介绍。基本每个支持Markdown的编辑软件或博客站都会有帮助说明,也就一篇文章的功夫,就能用的很溜了。这文章写起来比技术文章放松多了...再次提笔,这已经隔了一天了,这么写文确实不好,思路不连续,这个也应该列入个人管理中。好了闲话少叙,进入下一个章节...

工具历程

用Markdown这么久了,使用的软件工具也换了好几个。简单介绍一下它们,大家也可以对比自己的需求和习惯作出选择,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GitBook

GitBook应该是笔者第一次接触Markdown使用的工具。目前GitBook分为新旧两个版本,旧版应该是较早支持Markdown和Git的写书产品,并且阅读体验也很棒,获得了很多用户。

Web端和客户端体验很一致,各个方面基本都很舒服,不过他们的发展还是很有意思的。按照笔者的想法,虽然有大量的用户,但是该产品并什么变现的渠道。于是在18年2月份推出了新版本GitBook

就像图中说的内容,开始使用时很不习惯。最重要的是旧版可以很轻松的访问到,速度很快。而新版需要挂上VPN访问,并且速度比旧版慢了一个数量级。它比Github更早推出了免费的私有库,所以Github推出私有库时,可以想像笔者是有多么开心了。
新版本推出时,它们极力想让大家迁移到新版本,旧版本的访问会有黄色的警告标识,现在已经改为蓝色了

并且Google搜索也有旧版的入口了,看来他们已经明白大家对旧版的喜爱了。

总结来说如果有想发布书的概念,又不想折腾Github Pages的朋友,使用它还是很不错的选择的。

Macdown

Macdown是一款开源软件,它和收费软件Mou还有一段小插曲,作者也很诚恳的在网站首页表达了初衷,当然立场不同笔者也不做评价。Mou笔者也体验过,和Macdown对比后就放弃了,看来它确实会降低Mou的销量,额...我们不做评价...。Macdown是设计为编辑单个md文件,不能说是这么设计的,但就目前的体验确实是这样。

MacDown支持多种流行的主题和高亮样式,支持导出html和pdf对于处理单个md文件非常的方便合适。但是当您写的md多起来时,就不是很方便了。如果您是命令行爱好者,它依然可以是您的最佳选择之一。远端可以使用GitHub的私有仓库存储,Git做版本管理,再使用终端做文件管理也很完美。如果您不是非命令行不娶,那您可能也会遇到和我相同的问题。我也用GitHub啊,我想要可视化目录结构啊,我Git命令记得不熟需要集成它的工具啊,我...啊,啊,啊呀。

印象笔记

Tonight~ we are young。写到这里时不知为何脑海中就奏起了这个旋律,也许印象笔记接触的更早吧,再次使用时里面还有之前保存的折腾黑苹果的相关帖子,确实好些年了。那就跑偏一下,玩黑苹果的话只需要知道一个远景论坛就行了,就像玩路由器去恩山无线,玩破解去吾爱破解一样,你所需要的一切基本都可以在这里学到。言归正传,刚开始接触Markdown时,也比较过印象笔记。当时还不支持创建md文件,需要用到马克飞象的插件,而这个插件居然还是收费的。所以你懂的不考虑,对,就是不考虑。现在你再使用它的话,相信不会再因此失望了。目前印象笔记处于7周年快速迭代期,一周一个新功能。

不仅支持了Markdown,还有思维导图,桌面便签,清单(类GTD时间管理功能),模版...每一个功能都给人以很贴心的感觉。其他功能笔者也不做深入探索,当然它的老对手OneNote我们更不做对比,有选择困难症的小伙伴们还是要亲自使用体验,笔者在这说的再多也是废话。

相较于前两款工具,印象笔记对Markdown的支持更加全面,不仅支持常用符号,表格,数学公式,还支持图表,流程图,时序图,甘特图等等。对于这些较复杂的标记写法,印象笔记提供了工具条来帮助我们使用这些高级语法。当然还有位于工具条最后一项的帮助说明,来帮助我们扩展高级用法。

VSCode

微软大法好,我还需要说什么吗?

习惯管理

当您来到这里时,就已经知道印象笔记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了。当印象笔记中的内容多了之后,就出现了问题。个人随笔,剪藏的网页,发表的文章,简单的想法...怎么归类,怎么整理都感觉不整齐。这个时候需要放弃归类和整理了,我停下来开始思考如何拆分。其实我们都明白所有的事物都是这样的,我们喜欢使用统一的方式,既定的规律处理问题,但当它们无论如何都不能达到和谐时,就必须使用新的方式对待。这次对文字整理的思考扩展到了与之相关的习惯管理的范畴,并最终得到了这样的想法:

想法及文章的习惯分类

  • Things或提醒事项

    • 任务管理

    • 时间管理

  • 印象笔记

    • 扩充知识体系

    • 记录简单想法

  • Github

    • 想法聚集地

    • 产品生产线

      • 文章

      • 代码

  • 稀土掘金

    • 发布文章

  • 微信公众号

    • 发布想法

    • 读者交流

也正是有了这样的思考,终于拆分出使用VSCode作为工具,GitHub作为仓库的文章生产线,我也终于感觉到了和谐。

工具配置

VSCode是一款简单而又强大的开源工具。目前也正是它帮我达到了和谐的状态,当然默认的设置并不能满足于我,所以这里所说的工具配置便是讲VSCode的设置,以便于带来更舒服的写作体验。

VSCode提供了多种样式的主题,并且还可以在插件商店下载更多主题。当您使用这些主题时,不管是编辑还是预览,他们都会使用统一配色,然而这并不是我想要的效果。笔者想要的效果是深色的编辑器亮色的预览,准确来说就是DarkGitHub的配色。从VSCode的帮助文档中我们可以找到关于预览的帮助Extending the Markdown preview,在这里官方给我们推荐了一款名为Markdown Preview Github Styling的插件可以实现这样的需求。笔者当然也安装了,但是总感觉字体有些大,或者是字体样式太细,总之就是看着不舒服,所以继续探索新的方式来满足自己所想要的舒适的感觉。如果您继续往下查看预览帮助就可以看到关于Using your own CSS的介绍,这里官方提供了本地和在线两种方式来使用自定义CSS样式。

  • 本地设置
    如果您在issues中搜索absolute path for markdown相关的问题,就会发现很多因为安全问题目前已经不支持的回答。所以我们只能使用把CSS文件包含在workspace之内的相对路径来设置setting.json文件。

  • 在线设置

    由于本地设置的相对路径被解释为相对于资源管理器中打开的文件夹。如果没有任何打开的文件夹,则会被解释为相对于 Markdown 文件的位置。这就导致每次切换项目就变得很麻烦,所以笔者更喜欢使用URL设置。Github自然是存放CSS文件的首选。但是如果您使用常规的方式设置并不会生效,主要原因在于Github不支持iframe。如果您有自己的网站当然没问题,但如果没有,笔者又探索了一个Github支持的方式,使用“Github Pages”来实现。

    具体设置在这里A solution about that markdown.styles with a GitHub URL is not working,笔者就不再赘述了。由于笔者使用的是他人的仓库的fork,为了更新和可控还有尊重,笔者使用了git的submodule来处理。当然您也可以直接上传CSS文件到您自己的username.github.io仓库使用,记得使用域名访问CSS文件哦!

结语

有引言,有结语很完整,到这里也就该结束了,但是新的篇章却已经拉开了帷幕。为了写好这篇文章,笔者自然要去踏四海遍九州,访尽名门大派。所以接下来我们当然不去看这种使用开源骗钱的软件

我们去体验那些各领风骚的时代弄潮儿,Showtime!

新的篇章

Marked 2

术业有专攻,该工具并不具备编辑功能,专业处理显示效果。提供多种流行样式,自定义样式,支持导出多种文件格式。更多内容可参考实时预览Markdown写作内容(手机端可在Safari打开以获取最佳体验,以下以Safari标记)

Typora

Typora使用下来真的是非常非常的惊喜,不管是编辑还是预览都非常的流畅。同时对插入图片的支持也是满足了我所有的幻想,满足所有的幻想大家明白吗?强烈推荐下载体验,目前beta开发版可免费使用。Typora不仅如动图中所展示的简洁而优雅,而且出乎意料的强大。笔者无须多言,请务必体验。不过也许毕竟还在beta版,笔者在含视频文章中存在滑动卡顿的问题,相信作者很快会优化好。大家有什么问题也可以去提issues

Bear,Ulysses和iA Writer

如果您不想托管到第三方仓库,想要使用自带同步的工具,他们也许可以满足您的需求。

上图中左边为Bear,右边为Ulysses。他们同样都强调沉浸式编辑体验,但是定位区别却也很明显。

Boostnote,Quiver和MWeb

上面三款可以说面向普通用户,而这三款可以说都是面向程序员的产品。

上图中左边是Boostnote,右边是Quiver,他们都宣称是程序员专用笔记工具,然而差别也同样很大。

  • Boostnote

    Boostnote在创建笔记时就分为Markdown和代码笔记两种,使用CodeMirror代码编辑器。整体给人以清新的感觉,并且是一款开源软件,同时拥有供开发者交流的社区。

  • Quiver

    Quiver最大的特征是其笔记是由单元格组成,一个笔记中可以混排文本,代码,Markdown,或者LaTeX不同类型的单元格,使用Ace代码编辑器。

  • MWeb

    MWeb则专注于另外一条道路。MWeb被评价为是一站式的 Markdown 编辑和静态网站生成解决方案,如果您不想折腾,却又想建立自己的博客站,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WX20190802-180322@2x

新的结语

到此,笔者完成了新篇章的体验与感受。所有这些工具都有自己专注的方向,都适合不同的用户。产品是这样,个人发展也是这样。虽然还想说些什么,但其实想表达的在文章中应该也已经表述过了,就这样吧,谢谢大家。

(0)

本文由 投稿者 创作,文章地址:https://blog.isoyu.com/archives/jiandanyidongmarkdowngongjupian.html
采用知识共享署名4.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除注明转载/出处外,均为本站原创或翻译,转载前请务必署名。最后编辑时间为:8 月 6, 2019 at 03:59 下午

热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