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码

我简历上的项目好 Low,怎么破?


作者 | 中华石杉

责编 | 伍杏玲

本文经授权转载石杉的架构笔记(ID:shishan100)

【程序人生 编者按】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工作两三年,做过大大小小的项目,可在写简历的项目经验时却发愁,不知道写啥,感觉没什么项目能拿出手的,均是些增删改查的业务项目。

这篇文章我们来聊一聊在系统设计和项目经验这两块,应该如何充分的准备,才能拿出有技术含量的项目经验战胜跟你同台竞技的其他工程师,征服你的面试官,收获心仪的 Offer。

高级工程师必备:系统设计能力

在招聘高级及以上工程师的时候,一定会严格考察一项能力:系统设计能力。

因为如果一个开发者仅是对各种各样的技术都熟悉,即使有技术广度,也有一定的技术深度,实际上是不够的。如果他的系统设计能力不到位,可能导致他在开发系统的时候会乱用技术。

比如说,有的系统有一些自己特殊的业务场景和技术挑战,实际上在这个场景之下比较合适的是采用 “缓存 + 数据库” 的技术方案来应对。

但是有的工程师会很多技术,但是缺少这种准确的分析系统问题,提出合理的技术方案的能力,也就是缺少系统设计能力,导致他可能会引入Elasticsearch这种技术来尝试解决这个问题。

那么结果必然是失败的。之前很多人找我问问题,说我在XX场景下,用了XX技术,但是没有起到想要的那个结果啊?

我一看,这不是必然的么?你的XX技术应该用在YY场景下,结果你用到XX场景下,肯定是不行的。

这就是系统设计能力的重要性。

那么落地到现在的互联网行业的面试,大家应该会注意到,很多大厂都会越来越开始问一些系统设计类的问题,举几个例子来看看:

1.如果让你设计一个秒杀系统,你会如何设计?

2.如果让你来设计一个消息中间件,你会从哪些方面来考虑?核心的架构以及数据结构如何设计?

3.如果让你来负责一个电商双11大促系统,你会如何来考虑和设计?

4.我们公司有这样的一个业务场景,XXXX,我给你画个图,YYYY,   就根据这样的一个场景以及面临的问题。如果让你来设计这个系统, 你会如何考虑?

其实如果你在面试的时候遇到上面的那些问题,就是典型的系统设计问题。

面试中的系统设计问题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常规性的,比如秒杀系统的设计,另外一类是那个公司自己的业务场景下的系统设计。

第一类系统设计问题其实很好快速突击准备,你可以到网上搜互联网公司常问的系统设计问题。

收集好典型问题之后,百度技术博客给出的技术架构设计的思路,将这些思路自己进行整理总结,然后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最后落地到纸上画出架构图。

到面试现场,你能够画图把这个系统设计思路说清楚,这个基本就OK了。

这个准备时间不长,突击的话可能几天时间也足够了。

当然,最好的结果,必然是你自己本身做过类似的一些有挑战的系统。

此时你遇到这种系统设计问题,直接说,这类系统我之前做过,然后把自己之前的项目经验都现场画图给说出来。

第二类系统设计问题就不太好准备,这考验的真正的系统设计能力,短时间内针对一个业务场景和技术难点,能否迅速给出一个初步的架构设计和技术方案。

第二类系统设计问题,从长期积累和准备的角度,我的建议是在平时自己在开发系统的时候多思考,自己的这个系统有没有什么技术难题,针对这个技术难题应该用什么技术,什么方案来解决,这就是潜移默化的在积累系统设计能力。

但是如果从临时抱佛脚的角度,平时没那样的积累,遇到第二类灵活开放的系统设计问题,那也不能一问三不知,大眼瞪小眼。

因此,我的建议是:

  1. 对于你要面试的公司,尽可能的多做了解。比如公司业务背景、用户量。

  2. 关注目标公司有官方的社区或者官方公众号,查看技术分享。

  3. 如果面试时,面试官针对他们公司的具体业务出了一个系统设计题目,你如果没有思路,建议尽可能的结合第一类的常规系统设计题目来思考套用。

举个例子,比如你面试一个 P2P 金融业务的公司,如果被问到大量用户同时抢标,如何设计架构?

即使你没有做过,但是你可以结合一些常规的系统设计题,比如秒杀系统的设计思路,套用在这个新的业务上。

而你如果在面试这家公司前,大致了解了其业务背景,那么对你回答这类系统设计相关的题目,肯定也是很有帮助的。

谈谈项目经验的技术含量

在解决了系统设计问题之后,在任何一个公司的面试中,一定会涉及到你作为一个工程师最最核心的价值和能力,就是你做过的项目。

这块是面试准备时的重中之重,应该作为最高优先级来对待。

有很多同学,做的项目其实挺不错,但是平时疏于总结,面试前也不准备,结果面试时支支吾吾,半天答不上来,白白浪费面试机会。

比如一个非常典型的项目经验的面试考察情景如下:面试官反复的追问项目的各个地方的技术实现细节,就想看看有没有哪个地方是有一定的技术难度的,可以体现出这个候选人的一些项目上的亮点。

候选人说来说去,总是从业务的角度去说,就说有哪些子系统组成,分别是干什么的,如何交互的,看来看去都是系统业务的东西,就是没看到什么有技术含量的东西在项目里体现出来了。

如果出现上述的情况,那么这个候选人要拿大厂Offer的概率就很低了。

因为你的项目里没看出来什么东西,没什么亮眼的地方。你看起来就跟千千万万个普通的工程师没任何区别。

在薪水方面,你要价23k,但是另外一个人要价是20k,还有一个人要价是18k。

在这种情况下,对方为什么不找一个更年轻有冲劲的小伙子,他也做过跟你类似的一些没太大技术含量的项目。

虽然你工作了5年,人家就工作了3年,但是从技术和项目两块考察,你跟他没太大区别。你不过就是比他多工作了2年,多做了几个没技术含量的项目罢了。

但是在薪资要求方面,你比人家多了5k,在这个时候,面试官在没更好选择的情况下,一定会找那个薪资要求仅18k的小伙子。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同学不好好准备出去面试,结果面半天,老是被人家说:你先回去等通知,我们要再多面试几个候选人综合考察一下。到最后面试好多次也拿不到几个Offer。

原因很简单,你没什么能打动面试官的亮点,没什么太突出的能力。而你的工作年限越长,薪资要求越高,就越是不容易拿到好公司的Offer。

上面说的是一个极端,这类同学对自己做过的项目毫不重视,导致无法在面试中复现项目中的各种技术细节、技术难点。

这样,即使你的项目很牛,那又有何用,你当时做项目的时候,面试官又不在场。

也有不少同学,他们的项目其实并不高端,但是凭借自己精心的准备,加上一些面试技巧,巧妙的让自己的项目脱胎换骨,瞬间变得高大上。

所以说项目准备这里面有不少门道,接下来咱们就来聊聊。

如何准备

咱们分为两条路线来谈:一个是长期准备型;一个是短期突击。         

对于前者,我个人的建议,平时你工作的时候,一定多给自己设立技术挑战。总结起来一句话:没有困难,制造困难也要上。

这里面可能会存在对于架构的过度设计的问题,站在公司的层面会觉得花那么多时间设计这些架构实在是无用功,但是从个人发展的角度,为了你的职业生涯发展,你有时不得不过度设计一下。

这个对公司也未必是一件坏事,万一以后公司规模发展起来了呢?

举个例子,你在公司目前是负责一个OA办公系统,就内部几十个人使用,主要就是写写业务、CRUD的,很low的项目。

使用的技术就是简单的SSM,可能连SpringBoot都没上,整个项目就部署的一个单体工程,没有微服务、没有缓存、跟所有高并发高可用等技术完全绝缘。

确实,几十个人用,你何必杀鸡焉用宰牛刀呢?

但是想象一下,如果公司是世界500强,这套OA系统有上万人使用,那么情况就不同了,需要另外一套技术架构。你完全可以在工作中给自己做这样的假设,设置这样的难题。

这只是笔者举的例子,之所以用这个举例,是想说明无论你做的是什么项目,你都可以从某种角度出发,给自己制造各种技术难题,然后解决难题。

你可以在不要给工作量增添太多的情况下,尽可能从公司发展的角度去考虑,向领导阐述你的考虑,这样公司未来发展5~10年,这套架构都够用了。

并且在面试时,在你阐述项目经验的时候,可以让面试官看到你在里面有更多的技术架构的设计,考虑到了解决更多的技术问题,那么自然你的面试表现就会更好,就更加容易会拿到更好的Offer了。

上述就是所说的第一点,长期情况下应该如何积累自己的项目面试经验。

接下来说说第二点,项目的短期突击应该如何进行,才能尽可能的让我们的项目显得更加吸引人。

笔者先强调,这种临阵磨枪的效果肯定比不上长期的一步步稳扎稳打,这只是一种应对面试的退而求其次之选。

计算通过这种短期突击的打法拿到了心仪的Offer,还是应该沉下心来,一步步积累,技术的东西,来不得半点马虎。

那么如何临阵磨枪呢?

你应该反复思考,目前负责的系统应该引入什么样的技术架构,采用何种技术方案,才能抗住各种冲击。

虽然你没有大把时间来付诸实践,但是你一定要自己思考,同时看下国内大型互联网公司的技术架构,他们使用了哪些高大上的技术,对于某个技术难点采用了什么技术方案。

在面试的时候,可以阐述你对这个项目一些问题的思考,以及技术方案、架构如何来设计,这样设计可以解决什么技术问题,有没有更好的方案选择。

这样一来,你起码比普通工程师多一些思考,提出更多的方案,这也能成为你更加亮眼的地方。

做,总比不做强。

你对自己的项目思考了很多的技术方案,也不至于说充满了各种CRUD,毫无亮点可言。

作者简介:中华石杉,十余年BAT架构经验倾囊相授

公众号:石杉的架构笔记(ID:shishan100)

(0)

本文由 投稿者 创作,文章地址:https://blog.isoyu.com/archives/wojianlishangdexiangmuhao-lowzenmepo.html
采用知识共享署名4.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除注明转载/出处外,均为本站原创或翻译,转载前请务必署名。最后编辑时间为:2月 21, 2019 at 01:34 上午

热评文章

发表回复

[必填]

我是人?

提交后请等待三秒以免造成未提交成功和重复